教育学类军队文职(军队文职管理岗(教育学资料分享))

军队文职管理岗(教育学资料分享)

教育学原理(45%)

教育的概念与本质

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分开—许慎的《说文解字》)

2. 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3.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

4. 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不多)

1. 教育是上层建筑: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传统派观点)

2. 教育是生产力:(现代派观点)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3. 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两种属性。

4. 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属性。

5. 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他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活动。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目的性和意识性

2. 教育是人类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

3.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育人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1.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最基本的要素。

2.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其主导作用。

3.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4.教育手段: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物质手段“活动场所、设施、教育媒体与教育辅助手段”精神手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教育的功能

1. 根据作用对象: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又称衍生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发生在教育活动内部,又称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的核心功能。

2. 方向: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 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基于生产力水平底下,教育教育原始性

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教育对象没有的等级区分,具有无阶级性。

1. 古代社会教育: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努力社会时期。

2. 学校产生的条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教育提供专门的传授知识的条件;国家机器的产生,为维护统计阶级利益。

3. 教育的阶级性不断强化

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孟子提出“劳心者制人,劳力者治于人”反应了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向脱离的特点。

5.

6. 现代教育:现代学校最早发源于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后。魏玛邦(颁布学校法令),这是普及教育的开端;1989奶奶11月20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强调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

7. 20世纪后的教育:终生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8. 未来教育:《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为四大支柱。

教育学

1. 教育学校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学校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2. 教育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探索和发现教育的规律。

3.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4.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5.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 元教育学: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逻辑结构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