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事业单位工资多少(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首位,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计划、分步骤地破解群众就业难、养老难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门路广 日子有奔头

“在这里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12月14日,宝鸡高新区千河镇李家堡村村民张苗说,村镇工厂让她成为一名工薪族。张苗口中的村镇工厂,是今年7月投产的宝鸡市中兴软木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吸纳附近12名脱贫群众来此就业。这只是宝鸡高新区拓宽就业渠道的一个缩影。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稳定就业,老百姓才能端稳“饭碗”。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坚持以稳就业保就业为主线,持续聚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岗位、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优化就业服务促进供需匹配,并结合实际出台了稳就业系列工作措施,多措并举推动就业扶持政策落地落实,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

如何将群众想就业的实际需求,与公司岗位缺人才的两方诉求紧密衔接起来?宝鸡高新区通过开展线下招聘会,提高人岗匹配度。9月11日,陕西“人社工作进园区”政策宣传暨宝鸡吉利汽车专场招聘活动举行,当天,宝鸡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及上下游配套企业7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引来不少求职者。“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近50份简历,涉及一线装备工、行政和研发岗,这次招聘成效很不错。”谈及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招聘有关负责人这样说。另外,宝鸡高新区还先后举办了多场招聘会,从根本上解决了活找不到人和人找不到活的难题。今年51岁的史中平,为迟迟找不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而苦恼,今年7月,在宝鸡高新区组织的招聘会上,他顺利应聘上了陕西泰华物流产业有限公司的叉车工岗位,月平均收入5500元。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记者了解到,为了鼓励辖区内企业吸纳脱贫群众就业,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门走进企业宣传相关政策,调动辖区内认定就业帮扶基地的积极性,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今年被认定的公司之一。“我们共吸纳了55个脱贫群众,按照一个人2000元的补贴算下来,光补贴就领了11万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不光企业拿到了补贴,在这里上班的群众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白龙刚是公司的一名装配钳工,月工资能拿5800元。

下足“绣花功” 城市更宜居

一条条畅通的道路拉伸城区框架、一个个小游园充满着孩童的欢声笑语,一大批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旧貌换新颜……今年宝鸡高新区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十项重点任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市政路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持续优化城市品质,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渭滨大道(创新路至茵香河段)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是群众切切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桩幸福事。“一到上下班高峰期这里堵得厉害,自从渭滨大道(创新路至茵香河段)建成通车后,路宽敞了不少,开车方便多了,真是一项利民工程。”张洁作为一名司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道路升级带来的实惠。渭滨大道是宝鸡高新区主干道之一,承载着重要的交通任务。据了解,此次扩建工程将车行道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人行道拓宽至4.5米,并启用全新的道路标识牌,增加公交港湾等。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年9月底这条道路建设完成,进一步优化了道路框架,缓解了交通压力。

随着“公园热”席卷,越来越多口袋公园出现在群众家门口,出门入园,推窗见绿成为宝鸡高新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游园和小区就隔了一条路,出门休闲健身真是方便。”居住在海河湾小区的何瑞莉告诉记者,离家不远的清水河街头游园成了她经常光顾的地方。据了解,清水河东游园位于清水路幼儿园对面,占地12000平方米,总投资720万元,于今年4月建成。“以前这里是一片闲置空地,今年我们对其进行环境整治后,游园内配备了公厕,停车场和充电桩等。”宝鸡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区共建成4个公园,新增绿化面积约25万平方米,科技新城渭水生态运动公园、伐鱼河文化公园(西片区)也正在加快建设,力争明年开园,一个个公园的建成,让宝鸡高新区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居民的体验感最能说明小区改造的成效如何。“过去,小区的电线像蜘蛛网,明渠排水也经常堵塞。经过改造,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不仅路平坦了,乱搭乱建也不见了踪影,走在小区里心情都变得舒畅了。”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巨大变化,家住宝钛家属区老区的张女士深有感触。宝钛老区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设施陈旧,配套管线及设施老化严重、环境较差。为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宝鸡高新区总投资9300万元,对40栋住宅楼2062户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增加了保温层,更换了门窗玻璃,并对该小区的排水、电缆、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地埋施工,同时,还为小区重新规划了车位,安装了健身器材。今年7月,该小区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改造后的小区更宜居,大大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扎实有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今年宝鸡高新区计划改造13个老旧小区,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

养老多元化 幸福感升级

“我眼睛一直不好,看不清路,区上给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不仅在浴室铺设了防滑地垫,还给卧室安装了扶手,现在走路安心多了。”近日,高新区千河镇底店村村民张银爱说起这些“量身定制”的改造设施连连称赞。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为了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迫切需求,今年4月,宝鸡高新区相关部门通过5轮摸排,了解全区困难老人群体的数量,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与老年人面对面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生活环境和家庭硬件设施状况,最终确定了120户实施第一批居家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项目不能一刀切,每个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样,走访下来我们共征集了500多条需求。”宝鸡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按照“一户一策”和“一人一案”的原则,主要对老人家里的地面、卧室、厕洗浴设备等施工进行改造,并且还给老人配置了手杖、轮椅、护理床等用品。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区6个镇的120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共实施地面防滑等硬件改造处理76户,增添淋浴椅等设备44户,200余特殊困难老年人受益,小改造托起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今年宝鸡高新区聚焦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争取资金投资建设了千渭上居社区、旭光社区、吾悦社区3家日间照料中心,另外,投资800万元的平安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和谐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也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2月建成投用。另外,宝鸡高新区慈善协会还为40个农村幸福院捐赠了空调、双人床等物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宝鸡高新区钓渭镇西崖村、朱家滩村的幸福院被评为区级样板村。

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宝鸡高新区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子女工作忙,我在幸福院吃饭省心又省事,不仅花样多,一顿才两块钱……”宝鸡高新区钓渭镇西崖村村民赵东会说。据了解,今年钓渭镇从老年人日常就餐、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入手,根据每个幸福院存在的不同短板,科学设置厨房、活动室、休息室等,配备餐饮、娱乐、健身等设施,并定期开展义诊、免费理发、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其中,针对北村幸福院原先较为破旧的餐厅进行了粉刷,并且给餐厅门口的台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进餐厅、娱乐室。1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经过升级改造,更好地满足了2000余名农村空巢、独居和留守老人日间照料、就餐休息、娱乐交流、日常锻炼等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安享幸福生活。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一项项看得见的民生实事,一桩桩摸得着的民生红利,真正让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今年宝鸡高新区以实干、苦干绘就了一幅带有幸福“质感”的民生实景图!(温瑶瑶)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