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

课程本身就很难,难以理解。比如高数、一些专业课,课程知识难度太大,此类课程一般历届挂科率都很高。

试卷当中客观题与主观题占比失衡。有的课程客观题出的少,主观题出的多,连蒙的机会都不给。比如证券投资学出25分的客观题和75分的主观题,最后一道财务指标分析题直接28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曾经70分都是大题,线性代数曾经60分都是大题,有的课程一道大题就是10分、15分,甚至20分,一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满盘皆输。

期末比重过大,平时成绩比重过小。比如这学期突然加大期末成绩占比了。之前课程基本上都是五五开,甚至六四开,这学期全部改成三七开,平时占30%,期末占70%,一旦临场发挥不好,满盘皆输。还有的课程就是根据你期末卷面成绩来给平时成绩,期末卷面答的好,说明平时学习用功了,平时成绩自然会给的高;期末卷面答得差,说明平时没用功学习,平时成绩自然会给的低。

考场上监考过于严格。像曾经金融学期末测试、国际金融期末测试、证券投资学期中测试,虽说是在学习通上完成客观题部分,但是变态老师会来回转,一直死盯着你看,影响作弊效率,进而影响考试发挥。我曾经有个朋友考国际金融的时候因为学习通运用不熟练,切出去次数太多被后台强制收卷了,最终导致挂科。即便是发试卷考试的课程,自己也没打算作弊,好好答题,老师来回转,来回转,每次走到身边也容易影响答题。在家上网课在家考试可以为所欲为,成绩自然会高。

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考试安排在早晨8点就要早起,安排在下午2点就没时间睡午觉,安排在晚上的话,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其实已经很疲惫了,注意力很难集中。证券投资学期中、期末都是安排在中午12点、1点这个危险的时刻,有时候答着答着题就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其实考试最好的时间还是上午10:10-11:50和下午16:10-17:50那两场,相当于是平时上午第二大节课和下午第二大节课的时间,考试之前能保证充分的睡眠,这样的话精力会更加充沛。据说考研下午2点考试,我觉得这就不太合理,可以像高考一样下午3点开考,哪怕是下午2点半考都好。还有的时候考试安排太集中,比如一上午同时考两科之类的,考完这科就赶紧去下一个教室考另一科,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影响发挥。这学期突然通知提前放假,提前考试,这样的话预习时间大大减少,预习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了。

夏季天气过于炎热。因为我们学校教室还都是吊扇,没有空调,吊扇也是间隔一定的距离才会有,一旦运气不好,没坐到头顶上有吊扇的位置上就会特别热,热的喘不过气来。还有的高层教室头顶上的吊扇年久失修,调速器失灵,怎么也开不大,转的慢风小。还好考研是在冬天呀,这个就不用担心了。

考核方式的因素。一般情况下论文考核就比考试相对容易,开卷考试会比闭卷考试相对容易。比如财务分析刚开学的时候打算期末交论文,不考试,中途突然改成期末闭卷考试,自然这门课程考核难度就加大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很难很难的课程,用的是注会教材,一本书特别特别厚,平时上课拿着都沉,更别说把书上的知识都记住了。但是到后期通知这门课程最后采取论文考核的形式,还加大平时成绩占比,平时占70%,期末论文占30%,这就无形当中大大减轻了这门课程的难度。大一下学期在家上网课,会计学就采取的论文考核的形式,大大减轻了考核难度。

任课老师的因素。因为在登分当中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占了很大的比重,有的老师就是给分普遍都高,有的老师就是爱打低分,不愿意给高分,这就是个人的因素了。我听别人说我们上一届学生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财务会计,2个财管班一共80人挂了20人,但是我们考财务会计的时候班里全部通过没人挂科,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按道理来说,能考进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在学习能力上应该差不了多少,更何况18年考进来的还比19年考进来的高考分数高。学的课程都一模一样,用的教材也都一样,想必最后试卷上的题目也都差不到哪里去,唯一能造成如此巨大差距的恐怕是两届不同的任课老师吧。像期末考试考60分、61分、62分的,往往不是学生个人的努力(当然完全不努力也不行,卷面不能差的太多),是老师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有的课程尽管期末考核方式不是考试,是提交论文之类的,但不代表给分就一定高。投资心理学期末是论文考核,平时管的也松老师也很佛系,学习通上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但是期末给分就很低,很低很低的。一般情况下女老师比男老师平常管的事多(女老师上课喜欢查人、点名提问、喜欢留作业,喜欢在学习通章节里发布一堆视频任务点让你刷,经常会在学习通上发布考试,但是考试之前会给题库,学习通资料里也有课件。男老师教的课程基本上学习通上什么都没有,连课件都没有,作业也很少留,不到最后一节课坚决不说有关考试的内容,每次上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下面都玩疯了,从不查人,从不提问,即便不去上课也没事)

期末试卷中原题占比的多少。如果一张试卷当中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从题库里抽的,或者就是平时留的作业的题目,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答案,成绩自然会高;相反,如果期末试卷上出了好多新题、改编题,跟平时做的题不一样,考场上拿到这道题还要现分析,还不确定自己这样做的对不对,就很影响心态。这次管理会计考试我押中四个名词解释了。

周围人的一举一动。比如有的课程大量的提前交卷,还没到考试结束教室就空了,剩下的同学自然心态会特别特别慌张,觉得自己落后别人了,这次要考不好了,脑袋里想的全是一些不好的事情,进而影响考试发挥。毕竟几个老师就盯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看,这种滋味应该不好受吧。还有的任课老师中途会来巡场,走到座位旁边翻试卷看看答得怎么样,脑袋里也会想一些不好的事情:“是不是我答得太糟糕了,让老师感慨这孩子已经没救了呀。”

11.试卷当中的题型。比如多出一些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这种文字题,开放性试题,多多少少都能凭自己的感觉说,把卷子写满。要是出计算题的话,会的是真会,不会的一点儿都写不出来,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多选题是个很容易失分的题型,有的孩子就是胆小看见多选题不敢多选,每次就少选会失一半的分数(正确答案是ABC,选AB);有的孩子性格开朗,平时算是那种活泼型的,多选题就很容易因为多选了一个错误答案导致全部丢分(正确答案是BC,选BCD)有的时候出的题量过大,考试时间很紧张,也容易影响最终的成绩。这次税务会计与筹划题量就出大了,最后出了10道会计分录题,每道题才2分,有的分录,比如委托加工物资,要写好多步骤的分录,既然算出增值税,又要算出消费税,写这么多才值2分;有的题就很白痴,貌似就是会计学的知识,比如购销商品,就是故意费你时间的,只要写了基本上都没问题,但是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写不完进而丢分。还有就是每道题目的长度,有时候某道题目过长,叙述过于复杂,无关条件过多(大学里专业课计算题当中不是所有数字都能用上,有的数字就是起一个干扰的作用,有的时候把本不该用的数字用上了就会算错题)也会影响成绩。客观题里应该少出计算题,多出一些文字概念题,节省时间,提高做题效率。不然一道选择题还要跟个计算题似的算半天,才1分、2分的,多不值,有时候费劲算半天发现选项当中没有自己算的数(税务会计有道单选题我就是这样,算出来以后没选项,但是怎么也检查不出来自己的错误,无奈之下只能随便蒙一个选项,做完别的题以后也没时间返回去重新计算了)

12.本学期重要课程的门数。如果这个学期好多难课程,最后还都是闭卷考试,考完这科考下一科,自然备考压力就会很大,时间就会不够用,就连把书翻一遍都很难做到。如果这学期最后需要考试的重要课程(水课之外的)很少,自然备考时间会充足,预习的会充分,有些知识有精力深挖,有精力多做一些练习题,考试成绩自然会高。我们这学期就是课太多了,必修里的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税务会计与筹划,限选里的成本会计、证券投资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都需要考试,每门课程又都很难,又都是三七开,都需要好好准备,自然会手忙脚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