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桦泽紫苑是日本的精神科医生,连续30年,每月读书20册,合计7200余册。

即便输入量如此惊人,作者也曾为不成比例的成长感到苦恼。

最终是什么帮他打通任督二脉,使他不仅摆脱了“读得多,不见效”的窘境,而且成为一位如此多产的大师?

连续5年,YouTube频道持续日更;

连续9年,每月至少做2场讲座;

连续10年,平均每年出版图书2-3本;

连续11年,每天写作3小时……

这本《最高学以致用法》正是紫苑先生的武林秘籍。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为读书是否应该“求快,求多”而烦恼,这本书的推广界面有这段话吸引了我。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读完发现,书里还真有不少奇门妙法。


输入:记忆力提升的心法

1. 2周3次,给知识做个保鲜冷藏

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一条信息的时候,它会先暂存在海马体中2-4周。

如果这段时间内,我们没有重复提取这条信息,后续的信息会把它覆盖,以减轻大脑运行的压力。

如果2周内,我们可以提取这条信息3次,大脑就会给它贴上“重要信息”的标签。带这样标签的信息,会被转移到额叶,形成长期记忆。

这个过程就像打包水果一样,覆膜3层,贴标,进冷库。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这3次调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说:在读完一章后,用1-3分钟复述书中的内容,需要开口发声,而非“动脑不动口”;
  • 写:读书过程中先用纸笔记下要点,结构关系图,甚至可以涂鸦,因为只有通过手写,处理语言的布洛卡区(Broca's Area)才会发挥作用;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手写笔记来整理电子笔记;
  • 教:这是最高级的信息调用方法。根据伦敦大学的研究,两组实验对象中,一组要求他们学完要教别人,一组不做要求,结果显示前一组的输入效果更高。“寓学于教”带来三个好处:
  • 教,本身就是一种输出形式;
  • 教的过程可以带来反馈:正面反馈会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开心;负面反馈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漏洞;
  • 查漏补缺,带动下一轮的输入。

2. 两对记忆概念,助你事半功倍

首先,我们要了解“运动记忆”和“意义记忆”

运动记忆因为会调动肌肉和肌腱,产生的信号通过小脑进入海马体,再进入脑干结合处。

因这个过程会动用更多的神经细胞,相关的记忆更容易成为长久记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所以即使多年不接触,我们还会骑自行车,游泳,甚至弹奏幼年反复练习的钢琴曲。

而默背属于意义记忆,这种方式储存的信息极易流失。

所以背诵的时候,最好通过发声,以调动口腔肌肉,通过在桌面上画,以调动手臂肌肉,这种方式比默背更高效。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

比如,convention这个单词是“公约,惯例”的意思,俞敏洪老师在他的托福红宝书上编了个故事,把点对点枯燥的semantic memory 变成了episodic memory。

用“大家共同来遵守的东西就是惯例/公约”这个情节把点串起来,这种背单词的方法,明显比背词典要有效。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但是,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编自己的episode,或更高效。

与文字信息和听觉信息相比,我们的大脑对图像信息的处理更快,因为在原始环境里,我们的祖先需要看到危险就马上逃掉,不然会丧命。而且我们大脑里8成的记忆是视觉记忆,这就是“图优效应”(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如果能把知识和材料转成图像,我们的学习速度会提高4倍,这也是我在做读书笔记时,加上图片和视频的初衷。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3. 鸡尾酒会效应

在学习之前要学会提问,哪怕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想从这里知道什么?”

带着问题读书效率更高,这得益于“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多么嘈杂的环境,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你都能听得到,因为我们更容易捕捉到我们关心或与我们相关的事情(things of our concern or things relevant to us)

比如,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会问自己:“输出是怎么倒逼输入的?”

读完这本书我也得到了答案:

  • 输出强化了输入,确保做一分工得一份果效;
  • 借着输出,可以查缺补漏,要把东西讲明白就得把模棱两可的部分理解透彻。

输出:带来成长的绝招

1. 输入输出黄金比率3: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Arther Gates,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二的学生中,选出100多人分两组,限时9分钟记忆人物年鉴。

每组的记忆时间(输入时间)和练习时间(输出时间)不同。

最终,记忆效果最好的小组,平均花了40%时间输入(记忆),60%时间输出(习题);而且从该小组的年龄分布来看,年长者普遍用30%的时间输入,70%的时间输出最为高效。

所以上班族应该尝试把学习时间调整为:三分输入,七分输出。

大量读书是一种输入,除了上文提到的“说,写,教”这三种输出方式,做摘要也是不错的选择。

做摘要是职场很重要的能力,他首先要求我们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其次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长期写内容摘要可以锻炼大脑。

Twitter 140字的限制是很好的锻炼摘要能力的平台,可以用140字描述一篇文章,电影,电视剧或者美食。

2. 先做5分钟:克雷佩林实验

著名精神科医生Emil Kraepelin做过一个心理实验(Kraepelin Test),这个实验得出了“劳动兴奋”这个概念。

我们大脑里有个像苹果核的区域,叫“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当这里的神经细胞一旦开始活跃,就会向海马体和前额叶皮质推送电波信号,进而使整个大脑“嗨”起来。

但是这个电波信号需要到达一定的量,大脑才能有感觉,就像从喝酒到微醺需要一定的酒精摄入。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伏隔核只需要短短5分钟就可以制造出这个量级的电波。

所以,不想读书的时候,先翻上5分钟;

不想健身的时候,先到健身房呆5分钟;

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先在纸上画5分钟,涂鸦也可以;

当然,不该刷手机的时候,千万别“先刷5分钟”。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3. 持之以恒的秘诀:多巴胺

大家都知道宽泛的目标不易实现,比如“我要减肥”,相对而言,“我一年要瘦52斤”就因为相对具体,会更容易实现。

这还不够,设定目标是要离开comfort zone,但是太大的目标会把我们拖进danger zone,让人产生压力,刺激皮质醇的分泌,结果使我们更容易逃避和放弃。

想要持之以恒,只需要追求每天进步1%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处于learning zone,而且1%的复利效应可是不容小觑的。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大目标定方向,然后就要把它切分成小目标,每个小目标对应的截止日期,以及完成小目标的奖励。

小目标要符合一个原则:要在你的能力边界上(to operate on your edge of ability),且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attainable)。

比如,每周瘦一斤,任务完成即可到电影院看个电影,或者做个美甲。

奖励是为了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因为多巴胺是行动力的来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努力---完成任务---奖励---多巴胺---再努力。

一年240本书,凭什么他读得多还记得牢?


总结

作者认为“无论是念书还是学习,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做到‘采取行动’,只是为了自我满足而学习。这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已。”

学习的目的是成长,只有大量输出才能带来成长。

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输入和输出的时间配比,以此更快进入个人成长的正轨(on the right track of learning and personal growth)。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