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从天桥上跳下?

4月17日这一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可对于上海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这一天,他们的孩子在回家的途中,纵身跳下天桥,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据说男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批评,后来母亲载其回家的途中,也不停对其进行责骂。据现场其他车辆行车记录仪录下的画面显示,孩子冲下车后直奔大桥,其母亲紧跟其后,但仍没能抓住孩子。整个过程不到6秒。孩子跳桥后,这位母亲跪地、捶地、悲痛欲绝。这个事件,我们无法得知这位正当青春年华的少年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绝望,也许是家庭原因积压已久的爆发,也许是突如其来的情绪无法疏解,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联合校区学校心理学博士谢刚老师在一次演讲上谈到,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就直接联系到“心理疾病”。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没有心理疾病,就等于拥有“心理健康”吗?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在谢刚老师看来,这不也是对成功的定义吗?这些因素都是研究表明与“成功和幸福感”最相关的。所以,想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蕴含着上进心、责任心、毅力、抗挫折能力、爱心等等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绝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没有“心理健康”,“成功”虚同妄谈!


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从天桥上跳下?


北大徐凯文老师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发言上分享: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考上北大可是我们基础教育下的“成功”啊!徐老师还分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中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个数据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7.5%。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现在是13%。20年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美国情况更严重,9到17岁的青少年中21%有可以诊断的心理健康问题或上瘾症状。大约10.7%的美国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 而自杀在2016年升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从天桥上跳下?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两方面,基因和环境。基因占到40-50%,而另外的50%-60%,来自于环境。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就是这50-60%可以调整的因素。

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要是“归属感”。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着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怎么样去处理压力,怎么样去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学习来的。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如果说人生真的有什么起跑线,孩子的起跑线真的就是父母的关系。


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从天桥上跳下?


除了归属感,成就感和自主感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能发挥多大潜能。如果一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找不到让自己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的活动,他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一点根基。所以,孩子有自己天生能力和个性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则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的隐患。

大量的心理学证明,不管是师生还是亲子互动,只有把鼓励和指正的比例保持在 4:1 到 5:1 的时候,孩子接受起来才更有效。我们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积极记忆。我们每天对孩子的脸色、说的话、管教的方式,传递眼神等等,都会成为孩子的记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粮。

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功,充分发挥潜能,少不了面对困难时的韧性和恒心。但是面对困难的和挑战的时候,是什么在影响孩子是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是选择争取还是退缩?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三个因素决定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是悲观还是乐观:孩子在成长中常听到和看到的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反复发生。


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选择从天桥上跳下?


那么很多家长就会问,是不是放养的孩子心理更健康?那要看你怎么看放养,真正放养的孩子不是说放着不管的,真正的放养,是有底线没上限。比如我给你自主选择的自由,但是我有底线,比如我需要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是一个能够坚持的人。有了这些底线,上限我不去限制,这才是真正的放养。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心理素质更强,因为孩子有自主感和自由度,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我们再回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发挥潜能,有效工作,为社区做贡献。它们落实到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就是相互支持爱护的夫妻关系,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这两样有了,孩子就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是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掉后,自己还保留的东西。回头想想,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期间学习的具体知识还能记住多少呢?我们最终记住的,是这个过程中,对我们现在、将来、工作、生活中影响最大的自我概念、减压方式、抗挫能力等心理健康的因素。

祝愿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在成长过程中养成那些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返回
顶部